王世襄先生二三事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7-06-25]
每次給王世襄先生掛電話,我剛出聲,先生就知道是我。我不用問,便能知道先生神清氣爽、安康無恙,這種心靈感應已經(jīng)好多年了。
上海博物館的明清家具珍品室重新布展開放,入口的正中依舊放著從前他收藏的那件案桌,東壁墻前是折疊大圈椅,西壁條桌上放的鏡箱最富趣味。展室的前言也是新寫的,比之過去的那個寫得更明白:“香港莊氏以近年所得王世襄先生的舊藏明清家具珍品贈上海博物館……”。我試圖為先生描述出諸般變化,他沒有等我在電話中繼續(xù)說下去,就對我講:那大案桌為明代宋牧仲的紫檀大畫案,是一件重器,很難再找到如此木件;明式折疊圈椅,兩件是我的,一件是陳夢家先生舊藏。
以前通話中我也聽先生講過,給上博的家具總共80件,先前運往79件,有友人得知王先生的珍品家具悉數(shù)已安置上海博物館,就將王先生所贈的一件明代馬扎專程完璧歸趙送還原主,希望以此讓先生能留下一件紀念。不久適有上博一位工作人員出差到北京,世襄先生立即與他聯(lián)絡,還是請他送至上博,以湊足整數(shù)80件。我與世襄先生說笑:“這件馬扎應該算完全是無償捐贈”。
這里附帶透露一個先生與收藏有關的買房故事:莊氏所得79件家具曾斥資200萬人民幣,這也可說是半生折騰、并無積蓄的先生的無奈之舉——因芳家園舊宅拆遷,他急需購一得以安居的住所。當時世襄先生提出的惟一條件,是他選擇由上海博物館集中收藏、展出。先生得款后先看中一處前門外的樓盤,據(jù)稱非常緊俏,即使排隊也不一定能買到。后又從報紙上看到迪陽公寓售房的消息,立即騎著他的單車前往,沒有想到售樓商家以為此人不像買得起高檔公寓者,先是冷落他,后來又一再盤問他是不是代人來聯(lián)系買房的。直到有一位售樓小姐聽到王世襄三字后頗為疑惑,立即給她曾在琉璃廠做過古玩生意的爺爺打電話,證實后才被正式接待。此亦帶點苦澀的笑料也。
電話里提到此前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比利時“侶明室藏品”明代家具71件,聽世襄先生講:“不見重器”。據(jù)報刊報道,這71件的保險費就達1500萬人民幣,法國巴黎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品博物館館長稱:“目前歐美市場明代家具底價很貴、很貴”,可知世襄先生舊藏80件,現(xiàn)今或許能值數(shù)千萬或上億。
比千金更有意義的是世襄先生研究明代家具所產(chǎn)生的社會效益,先生說:出明代家具書(按:《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萃珍》)用了很多功夫,卻造就了一個社會行業(yè)的發(fā)展,也解決了許多人就業(yè)。與漆器發(fā)展相比,古代漆工藝品種的恢復比較難,做好了很有價值,做不好一文不值。譬如日本的仿真,有的走樣,有些老老實實做得很真。他稱現(xiàn)代漆藝中,福建廈門的漆線雕作品做得漂亮,藝術性較高,但不可能高產(chǎn),只能作禮品。之前臺球小將丁俊輝獲獎一件漆盤,就是廈門七寶齋的作品。用的是“剝金”工藝,紋飾有高有低,十分美觀。王先生依舊魂牽夢縈地想著恢復中國古代漆器工藝,知道我要到廈門度假,還特別叮囑“你可以去看一看廈門漆線雕,希望他們發(fā)展品種,做元、明雕漆,千萬別搞乾隆朝的品種”。我理會先生的意思,做就要做得大氣,做出品位。
與世襄先生通話,他每每提到搶救傳統(tǒng)觀賞鴿就無限惆悵。他嘆謂:現(xiàn)在各地廣場養(yǎng)鴿,包括上海人民廣場的鴿群,都是“外來公民”、“外國人在中國落戶”,而本國的好鴿子都被宰了(指“文革”時期),好鴿子快絕種了,必須交配,才能夠搶救。又稱:中國的鴿子遠比外國的好看,歷來文人畫家筆下之作,畫得非常秀美、傳神,而如今登上熒屏的竟然是外來品種,嘴很長,很丑,實在有損自尊。他有一個夢寐以求的愿望,就是希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放上藍天白云間的鴿子,不再是西洋人的食用鴿,而是中國美麗的觀賞鴿。他在北京晚報辟有他寫鴿子的專欄,有段時間,幾乎每周一篇。其實他早些年就出過好幾種關于中國鴿子文化的書、譜,而由于知道觀賞鴿,認識、欣賞中國觀賞鴿的人越來越少,為了激活這個盲點,近一年中他又奮筆寫出連載文章。
去年先生又在香港三聯(lián)出版社再版了《明式家具研究》一書。此書原分兩本,一為文字,一為插圖,此次再版匯成一本,將插圖放在文字部分,注釋亦直接附在相關頁碼上,這樣更便于閱讀。又補充了近數(shù)十年來在美、港等地考察、鑒定的部分明式家具的彩圖及所寫的幾篇文章。新近出版的《錦灰不成堆》則是繼《錦灰堆》一、二卷本后的又一本自選集,他自嘲:大概是最后一本了——《髹飾錄解說》本應再出一本,因為有很多新內(nèi)容要增補,無奈我的一只眼睛已失明,另一只眼失光也嚴重,不能再看書了。
最近有一樁事情,使他歡喜萬分。一名資深的電視工作者,已為中央電視臺編寫了12集、弘揚中國古代漆文化的大型紀錄片《漆彩華夏》,在正式開拍前,特商請世襄先生先拍攝漆書經(jīng)典《髹飾錄解說》出書的歷程。先生慨然允應,并動員兒子敦煌先生把壓在紙箱底層中的手稿四種全部翻出,完成拍攝后,他告訴我:“來家中兩個半天(指拍攝工作),《髹飾錄解說》一、二、三、四稿都拍了,我把憋了好幾十年的話都說出來了,說得喉嚨啞了十天”??偩帉Ц哒癖桃哺锌f分地說,九十又三的高齡老人,能如此認真,實在太感動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有緣得識世襄先生,數(shù)十年來,他真誠對待中國文化而為此所作的貢獻,我心敬識。二十三年前的1984年2月,先生在給我的一封信中寫道:“即使我忙得筋疲力盡也難完成任務……家具稿兩種,一部圖冊尚未構完,前言及分件說明均尚未動手,一部廿五萬字七百個圖雖已完成,尚有不少掃尾工作,香港三聯(lián)都將于四月底來取,還有漆器圖冊外文出版社催我提供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再加上四月初美國有人要來翻譯我的家具書,待我講解,我亦尚未準備,所以真有點心中如焚了?!卑購U待興中他從步入老年的沉寂里奮力一搏,成了無可奈何的“大器晚成者”。二十多年來他超負荷地工作,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而碩果累累。先生的敬業(yè)精神,真是我輩的學習楷模。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