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蘭在趙無極畫作前
中秋剛過,收到了趙嘉陵的信件。打開一看,是法籍華裔藝術家謝景蘭作品集。謝景蘭,是趙嘉陵的生母,也是抽象派繪畫大師趙無極的結發(fā)妻子,更是集繪畫、音樂、舞蹈于一身的藝術家。
首次中國巡展
翻開畫冊扉頁,一張黑白照片吸引了我:一位女子身穿中式錦衣,盤腿端坐,身后大幅油畫,更襯托出古典婉約之美。背景油畫是趙無極1952年創(chuàng)作的《月光下的船隊》,那女子便是謝景蘭,小名“蘭蘭”。趙無極這樣描述結發(fā)妻子:“她身材嬌小,性格溫柔謙讓,是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國女子’?!?br/>
趙嘉陵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今年4月,他代表父親趙無極向蘇州博物館捐贈6幅銅版畫;7月,又在上海忙著為母親打點國內首個藝術回顧展。他打電話過來,力邀我回老家看畫展,“下一站是杭州,就在10月中旬!本來還要去澳門、臺灣,看來要延期,大概到明年吧?!?br/>
謝景蘭在中國鮮為人知,但在法國,她以抽象繪畫聞名。她的繪畫作品,既受上世紀50年代法國抽象派繪畫影響,又融合從音樂、舞蹈中感悟的諸多元素,游動的線條富有舞蹈韻律,仿佛迎風起舞,姿態(tài)蹁躚,表達了對個人精神自由的追求。誰能想象,這些壯麗豪放的畫作,竟然出自一個小女子之手!古希臘神話里講,繆斯女神給藝術家們帶來靈感。謝景蘭就是趙無極的繆斯。然而,她卻說:“只是等我脫去了繆斯女神外衣的那一天,我才發(fā)現,我不作畫已無法生活?!?br/>
謝景蘭,1921年9月出生于貴陽的書香門第。外祖父姓樂,是當地著名學者。謝母是樂家長女,到了待嫁年齡,其父擇婿不選富家子弟,唯獨看重自己的得意門生。謝父是孤兒,資質聰慧,擅長音律。長女謝景蘭未滿周歲,由父母抱著遷往湖北漢口。7歲,又隨家人遷居上海。次年,全家來到杭州。8歲,謝景蘭就讀弘道教會學校,課余勤練鋼琴,顯現音樂才華。
1935年,由于四表姐的關系,謝景蘭與趙無極相識。當時,趙無極在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習畫,他繪制肖像油畫《蘭蘭》:畫中少女系紅色發(fā)帶,臉如新月,眸似秋水,洋溢著青春氣息。兩年后,由于日軍南侵,謝景蘭全家遷回貴陽。
“我15歲結識蘭蘭,她那時14歲。她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女孩子。我們不住在同一個城里,我想見她,我們就偷偷地會面。因為她父親管她很嚴,不許她與男孩子來往。她的母親已經去世了。”趙無極回憶說:“為了能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我們只有結婚。在那個時代,如果親吻了一個姑娘,就是訂親了。如此,我們結了婚,對人生與愛情一無所知。”
脫去繆斯外衣
一個學畫,一個習樂,小夫妻才藝攜手,情感比翼??箲?zhàn)期間,夫婦倆隨校內遷四川重慶,在嘉陵江畔生下愛子。1948年2月,這對伉儷遠赴法國求學。
初到法國,夫婦倆便與亨利·米肖結為好友。米肖是法國著名詩人,曾到中國旅行,熱愛中國文化。在米肖推薦下,謝景蘭跟隨美籍法裔作曲家愛德加·瓦赫斯學習新潮的“電子音樂”作曲。1949年,受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影響,她開始學習現代舞。
二戰(zhàn)后的巴黎,歐洲新抽象派繪畫盛行,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群雄并起。順應這一趨勢,1954年趙無極的繪畫轉入抽象,那些類似甲骨文的抽象符號,浮動于虛無空間與變幻色彩之中,充滿東方神秘的象征意味。
1952年,謝景蘭與法國音樂家馬賽相遇。趙嘉陵說:“馬賽是非常有才華的年輕音樂家。6歲時,就在比利時宮廷演出。他是我父母親的朋友,與我母親有許多共同語言?!?br/>
馬賽瘋狂愛上了謝景蘭。1956年謝景蘭回中國探親,想趁機讓感情冷卻。半年后,她將獨子趙嘉陵帶到香港與丈夫團聚,準備同返巴黎。這時,傳來馬賽自殺殉情未遂的消息。數日后,她獨自一人匆匆返回巴黎。
謝景蘭毅然決定離婚。她攜帶少數個人物品,便搬了出去。趙無極曾努力挽救婚姻,“我們共同生活了16年,平平穩(wěn)穩(wěn),但那是真正的和諧嗎?恐怕不是,因為她終究選擇了別人?,F在回想起來,我的傷口依然隱隱作痛。”這段時期,趙無極精神沮喪,只畫了3幅畫。其中《淹沒了的都市》表現與“蘭蘭”婚姻關系的結束。
1957年,謝景蘭離婚后,遷居巴黎北郊圣瑞鎮(zhèn),開始創(chuàng)作抽象畫。次年,與馬賽結婚,“蘭蘭”更名“拉蘭”;馬賽把小提琴鎖起來,改行做起了雕塑。“我母親開始繪畫創(chuàng)作時,馬賽起了很大作用,他非常支持我母親。”趙嘉陵心情復雜地說:“如果我母親不離開我父親的話,我會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但世上少了一個藝術家?!?
純粹的藝術家
謝景蘭不否認,她是從“過去的生活伴侶那里,領略到現代繪畫造型的?!?960年,謝景蘭在巴黎首次舉辦個展。從這些早期抽象作品,不難發(fā)現趙無極的影子。
“記得母親跟我說過,對父親的早期抽象畫,她是相當欣賞的?!彼煌氖牵蒙訚饬?,藍色或棕色潑灑之后,再輔以粗重黑白筆觸,如中國書法般的線條。之后,書法式線條成為她繪畫中不可或缺的審美符號,并逐漸發(fā)展成風格化的線條。
1965年,謝景蘭停筆一年,潛心研究中國古代山水畫,從老莊道家哲學中尋找靈感。畫面轉向對自然的描繪,日月、山峰伴隨著舞蹈般的韻律,仿佛人跡罕至的仙境,畫風靜謐祥和,與傳統(tǒng)山水畫相比,更為簡練抽象,由自我感情發(fā)泄轉為柔和自省。
“我母親說,藝術家應該追求自由,不該為聲名所累?!壁w嘉陵回憶道,“她對藝術的追求從未停止。許多人喜歡她的風景畫,她并沒有因為人家要買,就改變探索的方向。”
上世紀80年代,謝景蘭不斷回中國壯游,畫風再一次發(fā)生變化,具體的形象消失了,又返回了抽象。與早期濃重風格相比,晚年的畫作色彩清新跳躍,線條飛舞,張力十足,每一次轉折如同人體扭動,揮舞內心狂熱情感。
趙嘉陵喜歡看一段錄像,那是母親去世前幾個月拍攝的:74歲的謝景蘭在空地上跳起一段現代舞,柔中帶剛,舞姿優(yōu)美。她的身后,是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大幅抽象畫。音樂是她自己譜曲的電子音樂?!澳赣H每天早上都會跳這個舞,有時會跳45分鐘,她的身體可好著呢?!?br/>
在謝景蘭看來,音樂為舞蹈而作,舞蹈的韻律與抽象畫相融互補,都是自我思想感情的表達。三折屏風《突然的藍》就是以這種“綜合藝術”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后被法國文化部收藏。1973年,謝景蘭因此獲得法國文化部頒發(fā)的特別獎金。
晚年,謝景蘭與馬賽遷居法國南部小鎮(zhèn)。1995年,一場車禍奪去了謝景蘭的生命。馬賽極為悲傷,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整理妻子的畫作上。3年后,郁郁寡歡的馬賽因肝癌去世。
謝景蘭近一半畫作與馬賽的大部分雕塑,已被法國文化部永久收藏,并將陳列在法國南部勒拉翁圖市正在為他們建造的紀念館里。
事實上,謝景蘭憑借天賦與勤奮,走過一條以趙無極為起點,以自我為終點的道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