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翎:要成就好的文學,就要放棄舒適和習慣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9-11-18]
11月12日,國內首個以華僑文學為主題的文學大獎在中山揭曉,洛夫、嚴歌苓等19位海內外作家分別奪得最佳作品獎、優(yōu)秀作品獎等獎項。其中,加拿大華裔作家張翎憑借長篇小說《金山》,摘得華僑文學獎評委會特別獎,成為當晚的最大贏家。
張翎在領獎詞中稱,感謝她的中國經驗和加拿大經驗,張翎認為,在母國和他國的生活,成就了《金山》這本書。在48萬字的《金山》中,張翎以廣東開平一個方姓家族的興衰為基線,反映加拿大早期華人背井離鄉(xiāng),“勞作受苦,屈辱地死或者堅韌地生息”的百年滄桑。在獲獎之后,張翎稱,“這段歷史更應該由嶺南人來寫,畢竟我這個嶺南之外的人來寫,總有點隔靴撓癢的感覺”。
要成就好的文學,就要放棄舒適和習慣
南方都市報:你似乎一直認為自己是“國內國外兩邊都不入流的作家”,這次得到這個大獎,有怎樣的感想?
張翎:我認為設立華僑文學獎比最終是誰得這個獎要重要得多。華僑文學獎所選擇的1949年至今60年的文學,是一部沉甸甸的歷史,有海外幾代人的艱辛寫作,其中也有一些很有名的名字,比如白先勇、聶華苓,與我同代的有北島、嚴歌苓、虹影。我個人作為這個群體的一部分,得到這個獎感到很榮幸,但我認為這個獎不是給我個人的,是給一群人的,這群人相比國內作家而言,不太好歸類,他們背景復雜,漂散離家,他們用筆記錄下了離開母國后的痕跡。
南方都市報:華僑文學獎界定的“華僑文學”,是華僑所寫的作品和寫華僑的作品,你對“華僑文學”這一概念是怎么認識的?
張翎:華僑文學應該是指不在母國居住,但又書寫關于母國故事的文學。華僑文學或華人文學的概念,有一定的限定性,現(xiàn)在海外的很多大學的文學系就開設了一門“離散文學”的課程,它不是母體的一部分,但又是從母體分散出來的,這個概念的包容性更強。這類課程越來越熱門,我認為熱門的原因就兩個,一是移民潮已是全球的大趨勢,二是移民文學在世界文學版圖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從庫切、萊辛到米勒,他們都有一個特性,就是都不在母國居住, 是在母國之外書寫母國?,F(xiàn)在已經不是狄更斯時代,寫作者走不出狹小的家園,今年推到世界文學最前沿的作家,或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們的一致性實際上就在于鼓勵人類跳出人類習慣了的任何東西,離開熟悉的母國,擺脫感到舒適的母語,放棄易于駕馭的文體,我們也可以看出,諾貝爾文學獎的主旨實際上就在于跳出原先設置的藩籬,鼓勵探險精神。
走遠一點,看到的就是一個整體
南方都市報:海外有為數不少的堅持以中文寫作的作家,你認為他們對于中文寫作的貢獻可能在哪里?
張翎:華僑文學為中文寫作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野,正是因為離開了故土,讓他們對故土有了一段理性的距離。小時候我學過畫,會對美術很敏感,我注意到在羅浮宮參觀,近距離看油畫,看到的都是班駁的痕跡,但走遠一點,看到的就是一個整體,盡管失去了對局部的把握,但是整體反而更清晰了。究竟這是優(yōu)點還是弱點,也許兩者皆是,我對一切過于接近自己的東西總是心存疑慮。
移居海外的作家,是無法定義、無法歸類、無法下標簽的一群人,他們的存在,豐富了中國文學的版圖,我認為偉大的東西一定是包容的,排它的文學不具備成為偉大文學的潛質,中國文學應該擁有博大的胸襟。
南方都市報:流亡文學應該也是屬于移民文學中很重要的一支,你是怎樣看流亡作家這一特殊群體?
張翎:我比較喜歡離散文學這個提法,它包容進去了很多不同狀態(tài)的人。我就絕對不是流亡的那一種,而是因為對外面世界的好奇驅使我走出國門。因為經濟的原因出去,也是一種放逐,我和嚴歌苓以及更多的作家并不是被某種力量強迫而出走的,而是懷有好奇心,使我們走出去。
如果我不寫,這段歷史就可能被遺忘
南方都市報:談談你這次獲獎的《金山》。在此之前,對于華工的認識實際上很粗略的,概念化的,通過查找華工資料和實地踏訪,你對華工的認識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張翎:在加拿大國家及省市的檔案館中收集了早年華工的許多珍貴史料,查閱了許多學術歷史專著,發(fā)現(xiàn)比較遺憾的是華工歷史中,關于華工的中文資料和口述歷史是非常缺失的,大量的英文資料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視角,國內學者由于語言和資源的原因不一定看得到,我接觸到這個題材后,非常想為歷史做點事情。在資料查找中,完全顛覆了我原先對華工的了解。我們講到華工,都是對歐美的義憤填膺、血海深仇,我們用簡單的概念遮蔽了底下的真相。我就覺得自己應該從中提出問題,現(xiàn)在是海平面上冒出一個大氣泡,如果只是研究氣泡,當然可以,但是應當更為深入地了解華工現(xiàn)象,比如深入進去研究和發(fā)現(xiàn)更為豐富的歷史。
南方都市報:你在寫《金山》時,是否遇到困難?
張翎:我不是多產的作家,瓶頸很少出現(xiàn),但是在細節(jié)的考察上,給我的寫作帶來了阻礙。當我急切地想把故事往前推時,可是腦子里老是有石頭擋住我的路,比如點燈,我要弄清楚電是什么時候在北美廣泛使用的;開槍,很簡單,但是20世紀初的廣東碉樓里使用的是什么槍支,可以連發(fā)多少顆子彈。寫這個題材,我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我不寫,可能這段歷史就被遺忘了。其實,這段歷史更應該由嶺南人來寫,畢竟我這個嶺南之外的人來寫,總有點隔靴撓癢的感覺。(南方都市報 記者 鐘剛 實習生 潘惠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