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國寶現(xiàn)揚城 央視《鑒寶》專家來揚鑒寶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0-04-30]
( 中藝網(wǎng) 2009年10月15日 )昨日上午,國家博物館研究員、央視《鑒寶》《藝術品投資》欄目資深專家蔣文光教授首次走進我市博古中心“2009秋季文物、藝術品拍賣會”預展大廳。經(jīng)現(xiàn)場鑒定發(fā)現(xiàn),絹本《遼宋爭戰(zhàn)圖》和《(傳)宋徽宗鴞圖》兩件分列國寶一級文物和珍貴文物。加之先前原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孫學海鑒定確認的清初“順治皇帝玉璽”,三件國寶級文物在揚州一起現(xiàn)身,實屬罕見。
如此規(guī)格絕無僅有
一周前,這幅遼代絹本《遼宋爭戰(zhàn)圖》經(jīng)沈陽一位收藏愛好者傳到揚州。昨日上午,當博古中心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從盒中將之取出緩緩打開時,蔣文光教授稱“大吃了一驚”,對于2100×70cm如此大規(guī)格的遼代絹本,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蔣文光教授仔細瀏覽了全圖上的文字、人物、材質(zhì),一幅原本無名的圖案被確定為《遼宋爭戰(zhàn)圖》。蔣教授告訴記者,這幅距今近900年的遼代壁畫極為珍貴,至少應為國級一級以上文物,如用價錢衡量,身價至少5000—6000萬。據(jù)蔣文光說,遼代出土文物中絹本極為鮮見,這幅2100×70cm的遼代絹本可謂絕無僅有,故宮收藏也無此大規(guī)格。
后據(jù)記者向沈陽收藏者了解證實,絹本《遼宋爭戰(zhàn)圖》原為遼寧西部的墓室壁畫,祖輩們已精心收藏多年。
《鴞圖》不敢妄定
是宋徽宗真跡
一幅據(jù)稱是宋徽宗真跡的“宣和御筆”《(傳)宋徽宗鴞圖》近日在揚州現(xiàn)身。據(jù)收藏者杭先生介紹,這幅畫是從廣東深山淘得,上面有明代陳繼儒和清代王海題跋,從畫功和立意看,可能是宋徽宗宣和年間所作。
昨日上午,蔣文光教授對此圖進行了現(xiàn)場“把脈”。這幅絹本規(guī)格為75×32cm,蔣教授確認為宋朝絹本無疑。畫作頗有宋朝作畫遺風,中間有“宣和御筆”字樣,畫中右有明萬歷年間陳繼儒大書法家題跋,可以確定此字為真跡,畫中左有清雍正年間大收藏家、鑒賞家、考據(jù)家王澍的“鐵線小篆”題詞一首,這些字跡通過鑒定也應為作者的真跡。
蔣教授告訴記者,該絹畫極具宋徽宗的繪畫風格,但宋徽宗的繪畫僅存臺灣故宮博物院,大陸收藏市場不多見,無參照物,所以不能確定是真跡。但這是一件難得的國家級珍貴文物,估價在500—600萬之間,若確屬宋徽宗真跡,身價將至少上漲10倍以上。
順治皇帝玉璽
300年前印泥猶在
看過了宋遼代兩幅稀世絹本,又有一套清早期的“順治龍紐六方玉印”呈放在記者面前。這是取材于河南南陽獨山青玉的順治皇帝玉璽,尺寸規(guī)格為13.9cm×10.6cm,重達5.96公斤。制工考究、器形完整,琢工為宮廷工藝。被中國文物信息中心文物鑒定研究室鑒定確認為清初“順治皇帝玉璽”,國家一級文物。
經(jīng)過記者仔細觀察,此“順治龍紐六方玉印”分為七件套,鐫刻的凹痕內(nèi)300年前清早期的印泥猶在,玉印四周均有篆字題文,玉印“龍體”上泛著青光,上銜飽含滄桑的淡黃色纓穗,精美絕倫。
2008年2月20日原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孫學海出具的鑒定報告顯示,此順治皇帝玉璽較為罕見,極具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保守估價為980萬元。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