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貴過面包? 翡翠瘋漲 玉器商買、賣都糾結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3-23]
5000元的玉鐲,玉器商愿出5萬元回購;面值8分的郵票,從1000元漲到1萬元;面值2元的人民幣,從2000元飆到7萬元……這一切就發(fā)生在短短三五年間。
英國藝術市場聯(lián)合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然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市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億元時代”到了,這就是瘋狂。不管石頭還是木頭,郵票還是字畫,我們力求貼近市場,尋找瘋狂的根源。
核心提示
“去年6萬元賣給你的玉鐲,我們現(xiàn)在出價12萬回購!”近期,福州的玉器商紛紛向老客戶高價回收翡翠。一年翻一倍,這不是神話,這是翡翠市場正在上演的瘋狂。
漲價是上游引發(fā)的。大筆游資進入原石市場,翡翠原料產地——緬甸去年3次“公盤”競標拍賣,次次刷新高價紀錄。而在廣東四大玉器市場,批發(fā)價幾乎每兩三個月就漲個三五成。前年在福州售價5萬元的玉鐲,相似的品相,如今在廣東的批發(fā)價就要15萬元。貨,進還是不進,賣還是不賣?
玉器商買、賣都糾結
玉器商小曾最近剛從廣東平洲進貨回來,說起這趟行程,他開口就是“很郁悶”。
“好的貨,春節(jié)后又漲了50%!”小曾一般每個月都要去廣州、平洲、四會、揭陽一趟,這四個地方是廣東最大的翡翠玉器市場。一塊男士的冰種飄花玉佩,批發(fā)商春節(jié)前叫價7000多元,這次去竟然要1.2萬元,小曾大呼“太瘋狂了”。
前年下半年,小曾的店以5.3萬元進了塊帶綠的鐲子,去年八九月6.6萬元賣出。去年年底,他去廣州看。貨時,類似的鐲子進價就要12萬元了,在福州市場的零售價至少13萬元?!澳阏f,我們是賣還是不賣”,賣了,就得花更多的錢進同樣的貨;不賣資金又沒法周轉。
福州像小曾這樣糾結的玉器商不在少數。小曾說:“不進貨就是虧本,但進貨也很頭疼,你說相似的貨,上個月賣5000元,現(xiàn)在賣8000元,誰買??!”
再貴也得進貨太貴,那就集資吧
怎么沒人買了?!福州珠寶商周老板,春節(jié)前將一塊舊翡翠掛件改成一件很小的竹子吊墜,但滿綠,種頭也很好。他對一個老顧客開價1.5萬元,老顧客猶豫沒買。幾天后,他向一個新顧客開價2.3萬元,還價后,2.2萬元成交。
即便是在小曾店里,數萬甚至十數萬元的翡翠還是銷量不錯。陳小姐是翡翠愛好者剛開始,她覺得買個吊墜1萬元很貴,但逛遍市場后她發(fā)現(xiàn),看得上眼的都在五位數以上,“這時買個八九千元的吊墜,你都覺得很便宜了”。
買賣雙方的瘋狂在互相傳導。春節(jié)后,周老板來了一次大手筆。“這個東西,你們看值多少錢?”周老板掏出一塊純透明的四季豆翡翠掛件,他伸出一個手指頭說:100萬元,“玻璃種的。”,他們家親戚集資2000萬元買了一塊原石,做了不少好東西,這塊四季豆掛件是其中價格最低的?!安贿^這些東西不是賣給你們的,要拿到上海去賣。上海市場大,價格好。”已有上海的珠寶商向他們收貨,周老板過幾天就要帶這些貨去上海了。
看來,價格再貴,也得進貨!小曾有點無奈。店里一款滿色(綠色)的壽桃形翡翠掛件,標價50多萬元,這是他兩三個朋友一起出錢進的貨。
福建的玉便宜?想買物美價廉的還是難
玉器商說,福建市場的翡翠價格不高。在南京做珠寶生意的歐女士,春節(jié)回福州時,逛了逛特藝城等福州珠寶市場,發(fā)現(xiàn)“福建市場的部分翡翠價格比廣東批發(fā)地的價格還低”。
“翡翠在福建民間的儲量很大?!彼f,福建做珠寶的人多,也做得早,現(xiàn)在廣東玉器加工廠有40%至50%是莆田人開的。一些福建玉器商手上有不少早些年低價進的貨源。
的確如此。在福州的玉器店,定價高、折扣低的,往往是新進的貨,早幾年進的貨價格依然比較低。小曾舉了個例子,在福建叫價5萬元的玉,在北京可以叫價25萬。一個桃形吊墜,在福州叫價40萬元,在杭州則要180萬。
但挑到物美價廉的翡翠不是件容易事。周老板是福州資深玉器商,老主顧都上他家挑貨。去年下半年,他的掛件開價多在5000元以下,購買者若有眼光,可以只花千元左右挑中好東西。但前不久,他的貨全部加價,大多都在萬元以上。即使當初在2000元以下的,也都要五六千了。
□記者手記
翡翠還能追高嗎?
“現(xiàn)在翡翠價格這么高了,我還能不能買?”對此,接受采訪的玉石商答案多是“我也不知道”。
投資界有種說法,急漲之后必然急跌,隨著游資的退出,翡翠價格就會下跌。普洱茶、辣椒、大蒜等都是前車之鑒。但很多人并不認可,因為翡翠是稀缺性產品,而且很多藏品從2003年開始火爆,而翡翠則是在2008年才開始大幅升值。
但任何投資品種都不可能只漲不跌。一些投資者覺得,預計今年市場還是會繼續(xù)上漲,因而現(xiàn)在進場,年底出場,還能賺一些,“總比把錢放銀行里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情況下,翡翠變現(xiàn)難,小心成為“擊鼓傳花”游戲的最后一棒。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