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民歌的時代價值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7-15]
龔琳娜的《忐忑》以濃郁的地域民歌風格一夜走紅,被大眾譽為“神曲”。但是,它又不屬于哪一類民歌風格,這種在民歌基礎上的演繹,超越了民歌。它之所以能打動觀眾,在于表演者汲取了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神韻,又豐富地表達了東西文化結合的效果。
從音樂美學的角度看,《忐忑》顯示出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恰當?shù)募橙∨c借鑒,表達了一種藝術創(chuàng)新的努力,給人以啟迪和力量,為未來的藝術創(chuàng)新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視角。
成功在于創(chuàng)新
《忐忑》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據(jù)筆者問卷調查統(tǒng)計,51.52%的被調查者認為:“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歌詞也是為音樂服務的,雖然這首歌曲形式比較怪誕,但其背后具有很高的藝術與美學價值,融合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精華,值得肯定。”其實,從最初的《走西口》到如今的《忐忑》,在演唱形式與風格上,女高音歌唱家龔琳娜表演藝術的過渡非常大。無論是在唱法還是在伴奏上,都呈現(xiàn)出一種華彩秀麗、變化無窮的景象,因其節(jié)奏變化多端、表演夸張、歌詞神秘等因素,該作被網絡賦予了娛樂的色彩,廣大網友稱之為“神曲”。
《忐忑》的伴奏音樂大多采用中國民族樂器如笙、笛、揚琴等,與西洋提琴、鍵盤等相結合,民樂的管弦樂混搭、中西樂器的混搭,較完美地突出了主題。這種混搭式結構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中西文化之美。
《忐忑》運用戲曲中的鑼鼓經作為唱詞,融合黑頭、老旦、花旦、老生等多種音色。鑼鼓在戲曲里是用來為戲伴奏的,在把握節(jié)奏、營造氣氛、表現(xiàn)情緒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戲曲里的鑼鼓經,無論是敲擊還是從口中念出來,都屬于無音色的伴奏。但在《忐忑》中,演唱者很好地運用到了鑼鼓經,并將其加上富有民族音樂元素的旋律和對比明顯的強弱變化,將鑼鼓經“反賓為主”,活靈活現(xiàn)地以歌唱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具有極強的節(jié)奏美感。
《忐忑》的成功,在于演唱者唱功扎實、咬字清晰、音質清越,對民歌理解深刻,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態(tài)與情緒,鑼鼓經唱詞幾乎就是那寥寥幾字,卻能在整曲中變幻無窮,唱腔多變,與旋律結合在一起,加以忽強忽弱的音律,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音樂聽覺享受。
抽象美與生活體驗
音樂來源于生活,是一種情感的藝術,它的魅力在于能給人一種馳騁想象的空間?!鹅酚捎跊]有具有實意的歌詞,因此沒有明確的表達對象與主題,所以歌曲的內涵可由聽眾根據(jù)自己的生活感悟和音樂欣賞水平自由理解,具有其他一般歌曲所不具有的抽象美。不同的聽眾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會有一定差異,這反過來又襯托了歌曲的內涵美,這個特點可以說是《忐忑》重要的獨創(chuàng)性之一。
《忐忑》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它多變的唱腔和特殊的音樂結構,還有演唱者在演唱時夸張的面部表情。龔琳娜將戲曲中的地域文化氣息放大地表現(xiàn)出來,使觀眾清晰地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
音樂美學中把音樂表現(xiàn)的對象分為三類:感情對象的表現(xiàn)、視覺對象的表現(xiàn)以及認識性對象的表現(xiàn)。無論是上述三類對象中的哪一種,《忐忑》都將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給人以無盡的想象,使歌曲擁有獨特的抽象美、聯(lián)想美和內涵美。
作為一位用心去體驗生活的民族音樂家,龔琳娜不斷在民族音樂和傳統(tǒng)唱法中尋找和探索,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元素融入歌中,創(chuàng)立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在《忐忑》中,她融入了大量民樂和京腔元素,并大膽地將京腔運用于歌曲,從演唱到表演,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時代高度與生活深度
在價值多元化的時代,藝術需要張揚個性,但不論用什么表現(xiàn)方法,都不能丟掉民歌的精髓,即健康向上的、中華民族倡導的真善美。戲曲音樂是我國保護最好的傳統(tǒng)音樂,從戲曲中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技巧,《忐忑》里面就有戲曲的元素,無論是腔調、眼神甚至化妝。民歌能夠不斷傳承且創(chuàng)新,是民歌發(fā)展前景樂觀之所在。筆者認為,要讓中國傳統(tǒng)音樂“傳承且出新”,就需要我們深入地研究傳統(tǒng)音樂的特點,并將其獨有的特色靈活恰當?shù)剡\用在不同地方,這樣才更顯新穎,具有生活氣息。
《忐忑》的轟動說明兩個問題,首先是在現(xiàn)今流行文化藝術失去時代高度、生活深度的背景下,面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低沉,“三俗”充斥的無病呻吟、陳詞濫調,《忐忑》是社會大眾在期待心理下對藝術市場作出的一種反應。
其次,在全球化影響下,我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對民族音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大眾不容回避的文化時髦。為發(fā)展地方文化,“非遺”被地方政府推向前臺。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附帶的是區(qū)域、民族特色的標簽,體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內涵。面對“非遺”引發(fā)的發(fā)展沖動,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以及藝人出于經濟的動機,熱衷于改造、利用脆弱的地域“非遺”資源。此時,《忐忑》的亮相回應了觀眾內在的文化期待,掀起了觀眾內心的波瀾。
如今,大眾娛樂文化盛行,而真正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應該如何以本真的、大眾可以識別的面目出現(xiàn)呢?筆者認為,也許采用這樣一種類似《忐忑》的新型民族音樂才能將民族精華傳給更多的人,而大眾似乎也愿意以這種新穎的方式來接受民族音樂。不管《忐忑》在當今市面上的評論如何,其結果是它成功地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音樂無國界,《忐忑》的創(chuàng)新使更多的人有興趣參與、欣賞并加以了解,這對于弘揚、傳承民族文化不無裨益,其藝術價值令人期待。
吳雅夢(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