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新華字典》與時俱進,還是墨守成規(guī)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1-07-27]
《新華字典》第11版于2011年7月出版發(fā)行。在最新版本的《新華字典》中,新增了800多個正字頭,另外,還增加了1500多個繁體字和500多個異體字?!皶窆べY”“房奴”“學歷門”等近幾年網絡“熱詞”現身其中。
由于網絡熱詞的出現,新版《新華字典》并未贏得坊間一致好評,甚至批評的聲音略占上風。有評論認為,《新華字典》并非越時尚越好,否則,可能會有割斷歷史聯系、加速國人數典忘祖的危險;當然亦有贊成的聲音,認為《新華字典》增加新興網絡熱詞體現了時代特點,有助于“伴隨國人成長”,值得鼓勵。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新華字典》作為民眾學習和掌握漢字最為經濟實用的工具書,應不應該適時增加反映時代特色的熱詞?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畢竟時代在快速發(fā)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倘若抱定“一成不變”思想的話,恐怕《新華字典》早就被歸入“歷史故紙堆”的行列了。換言之,《新華字典》不是變與不變的問題,而是必須變的問題。如果具有時代鮮明特征的字、詞沒有收入修訂版的《新華字典》中,那才是編撰者們最大的失誤,還好,這種遺漏現象至今并未出現,由此也不難看出編撰者們的良苦用心。
從1953年《新華字典》初版,到2011年第十一版,不同的版本體現了語言文字的變化,也折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特征。翻開第一版,一種濃濃的古舊書籍的味道撲面而來,書的裝幀設計是線裝書的樣式,里邊的字體都是繁體字和數量繁多的生僻字。更為特殊的是,它的檢字手段還是民國時期創(chuàng)立的音標。與后面版本迥異的是,這本字典幾乎每一頁都有圖畫。之后的版本,更是明顯烙有時代的印痕,如上世紀60年代的版本中關于“主義”和“思想”的詞匯特別多,上世紀70年代的版本中出現了簡化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版本則大量收錄了經濟、法律、技術的詞匯;最近的第十版中,眾多社會流行的新詞成為一大亮點。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華字典》更像是一部“活歷史”。
誠然,《新華字典》應該盡可能地保留精華,去其糟粕,但“變”絕對是主流方向,這一點不容質疑。一成不變或墨守成規(guī)只會讓《新華字典》走入死胡同。至于增加的內容,不妨在出版前利用媒體或網絡虛心征求讀者的意見,使其更加準確,真正成為圖書出版領域的“長青藤”。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