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批評家訪談錄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08-22]
受訪人:鮑棟/付曉東/何桂彥/盧迎華
Q1:新一代批評家與老一代批評家相比,你認為青年批評家最大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
鮑棟:我覺得青年批評家與前輩批評家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教育背景。70、80年代出生的批評家,大部分是美術學院或者相關院校的藝術史論專業(yè)畢業(yè)的,科班背景比較整齊。而上一代批評家可能有學中文的,學藝術的,學哲學的,甚至學法律的。青年批評家的學理出身,使他們對批評的理解更傾向于一種自足的理論研究和寫作活動,而不強調批評的社會功能,其中包括批評對藝術實踐的影響和推動等。
付曉東:知識系統(tǒng)比較新,對新生事物有比較敏感的感知力,關心當下發(fā)生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我所以為的應有的特點,事實上也許并不是這么回事。
何桂彥:這代青年批評家大多受過良好的藝術批評訓練,有學院化的背景,有較強的實踐經(jīng)驗。中國當代批評發(fā)端于20世紀80年代,是伴隨著“新潮美術”而崛起的。那個時期批評的基本特征是運動式的,宣言式的,論戰(zhàn)型的。和過去比較起來,今天的批評要平靜許多,更為學理化一些,這種情況的形成,主要是今天的當代藝術已經(jīng)多元化了,不再像80年代的批評似乎確立了一個明確的批判目標,或者說有一個二元對立的敘事情境,即現(xiàn)代主義vs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前衛(wèi)vs保守、民間vs官方。
盧迎華:我從來不這樣來看問題,我認為每一代的批評家都一樣,代與代之間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差異都在個體。
Q2:若把批評比作陣地的話,批評界的換血可以說進行的很慢,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青年批評家的發(fā)展,在你看來,青年批評家要掌握話語權還需要多久?
付曉東:我不是特別清楚如何才算"掌握話語權"和"換血"。網(wǎng)絡時代,只要你在言說,就有話語權,你若是能夠創(chuàng)造出顛覆性的思想,就能換血。理論工作可以開展在任何一臺電腦的終端,也能夠迅速的被傳輸出去,有什么可阻礙發(fā)展的?
何桂彥:“換血”很慢在于批評原本就是一種知識性生產,因此,它需要批評家長時間的進行知識的積累。這種積累,不僅包括美術史方面的,還包括文化學、社會學,以及一些跨學科方面的知識。從這個角度講,青年批評家需要時間來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實際上,并不存在阻礙的問題。再有,獲得“話語權”并不是來自于年齡,重要的還是批評本身的學理性與學術性,以及批評家能否提出前瞻性的觀點,能否對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盧迎華:我想我們應該都先問問自己是否能稱得上是批評家。很多從事藝術批評的實踐者有著強烈的優(yōu)越感,也自認為掌握了所謂的批評話語,其實對藝術的體會既淺薄又片面,存在著過多的預設和邊界,完全阻礙了對藝術的認識。問題都在自己。1999年,《第三文本》的創(chuàng)立者,藝術家RasheedAraeed在描述這本成立于1987年的藝術批評期刊的時候是這樣寫道的,“要知道《第三文本》并不僅僅是又一本藝術刊物,它本身就是一個想法(Idea),這個想法消除了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批評作為兩種獨立的語匯之間的界限?!焙芏嗯u家為了所謂樹立自己的話語權,仍然不斷地強調這樣的邊界,也因此始終置身于創(chuàng)作和藝術之外。
Q3:伴隨著商業(yè)對藝術的滲透,批評的處境越來越尷尬,有很多人都說批評家已經(jīng)成為商業(yè)運作中為學術造勢的“虎皮”。你認為在當下的現(xiàn)實中,批評的出路在哪里?有可能實現(xiàn)獨立嗎?
鮑棟:這個問題實際上從來沒有真正的解決過,但是也不是說它就不值得作為問題來提出來。我們假設曾經(jīng)有一個時代批評真正的獨立了,實際上那只是一個錯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介入藝術的批評家,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是因為通過僅有的幾家藝術媒體發(fā)聲,與媒體的權利捆綁在一起。但隨著藝術市場的發(fā)展,藝術的傳播和展示不再僅僅通過媒體了,而是通過畫廊或者其他多種途徑,所謂的批評家的地位當然不如以前。
實際上我覺得,所謂的獨立性,不應該是抽象的獨立,必須在一個具體的一個條件下來談?!蔼毩ⅰ庇袔讉€層面的指向,一個層面指的是存在精神上的東西,人的思想、學術應該獨立,但同時“獨立”又必須要落實到具體的制度上。比如獨立策展人,是指從前依附于美術館的策展人獨立于美術館之外;但如果討論精神獨立,所有人都可以說自己精神獨立,但是精神獨立的標準是什么呢?
付曉東:商業(yè)不應該和批評對立起來,商業(yè)恰恰是目前最需要分析和認真看待的領域。研究和面對商業(yè)、市場、文化消費問題,恰好就是目前批評新的課題,這是社會轉型期的一個重要表象。每個寫評論的人都會有自己視野的局限,都跟周圍環(huán)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你看起來再荒謬的一個觀點,都有它背后形成的必然性原因,什么叫"獨立"?
何桂彥:大多數(shù)的中國批評家會做三件事情:一是給藝術家寫文章,就是付費寫作;二是當策展人,主要是策劃學術與商業(yè)性的展覽;三是從事獨立的批評。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這三類工作是需要進行嚴格區(qū)分的,除了寫付費文章,在其他時候,批評家需要自律,需要有自己的學術操守。但是,如果只是從道德角度高呼“批評獨立”是沒有意義的,獨立的批評不僅僅只是依靠藝術家的自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種良好的批評機制作保障。就批評的發(fā)展方向,我們可以參照美國的情況。20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現(xiàn)代批評進入了學科化的階段。這個過程非常重要,不僅使早期現(xiàn)代主義批評的成果得以結晶化,形成了批評傳統(tǒng),而且,也為批評的獨立奠定了學科化的基礎,形成了規(guī)范。直到今天,中國當代批評已沒有形成相對有效的批評尺度與價值規(guī)范,這也是批評不能獨立的內在原因。所以,批評的學理化、學科化就變得很重要了。
盧迎華:批評當然可以獨立。商業(yè)始終伴隨著藝術,但并不是商業(yè)使得批評的出境陷入尷尬,而是批評本身。它固步自封,自以為是,井底之蛙,居高臨下;它功利、狹隘、不開放,缺乏想象力,甚至愚蠢。如果批評是一個人的話,我首先建議它從自我觀看和自我批評開始。
Q4:怎樣評價自己目前所從事的批評策展工作?個人認為其影響力如何?
鮑棟:這個問題太大了,就像問我怎么理解宇宙,如何看待人生。
付曉東:作為時代共振的一分子,對整個環(huán)境和結構關系感同身受,并觀察自身對種種現(xiàn)象的反應,認知和呈現(xiàn)人類智性的生產。我微薄粉絲很多阿,但也并不說明什么問題,影響力的話還是搞個測評吧。
何桂彥:前幾年在中央美院讀書,沒有太多的時間策展。現(xiàn)在又有教學與科研方面的任務,感覺還是力不從心。不過,我對策展抱以很高的熱情,盡管事務性的工作很多,也很耗精力。我認為,好的展覽是批評的延伸,它能有效地與當代藝術的現(xiàn)場發(fā)生關系。而好的批評性的實踐,反過來也會對創(chuàng)作產生推動作用。今年策劃的展覽有:“社會風景——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風景敘事”、“近觀與冥想——當代繪畫的另一種審美訴求”、“不確定性意義?——當代藝術作品意義范式的轉移”等都有明確的學術指向,至于影響,我想還得靠時間來說話。
盧迎華:我從來不認為批評,包括我自己的批評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力。對于我而言,這就是每天的工作,如果要描述它的話,我想它總是如履薄冰,但無限愉悅。
Q5:新的批評方式(微博、網(wǎng)絡),逾越了以往的文本批評方式,你看好這種方式嗎?
鮑棟:我不認為微博成為了新的批評方式,它只是網(wǎng)絡社交媒體,我在上面的身份很多元,有時候是所謂的批評家,有時候是同學、朋友或者茶友。微博只是一個生活空間,而藝術工作并不是一種革命事業(yè),它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付曉東:我06年就寫過<媒介與批評>,談論過網(wǎng)絡批評問題:
"在網(wǎng)上,正常的情緒不需要表達,BBS里總是彌漫著硝煙和激昂亢奮情緒,經(jīng)常被人稱為赫金特式的狂歡。它包含了代表后現(xiàn)代理論的很多現(xiàn)象,商業(yè)物品崇拜主義、文藝電影和行為藝術的討論,投資熱點的關注和反目的論傾向,對精英主義和理性思維的強烈攻擊,70年代人整體的幻想破滅后的失望和虛無主義情緒,一堆夸大其詞表達和比喻,對偶像和時尚的癡迷,文化等級制度崩潰,對私人隱秘的暴露化,對他人情感的淡漠與自戀情緒的升級,對肉體和感官刺激的解放,對壟斷和跨國的歡呼或仇視,地方主義或非地方主義,單一權利被眾多權利解構并取而代之,訓誡式的“裝逼”與反諷式的“裝傻”,時間、空間、性別、社會分層等坐標被普遍性的打亂和互換。他們同樣被拼貼在一種文本游戲,并隨時準備著灰飛湮滅。加入這個游戲,就是消弭了一切外在差別而進入一種平民代的表達,反控制,反權利和反教化的意識在這里得到了高漲。
這里是創(chuàng)造力的集合地,新思潮的啟蒙處,其中發(fā)展到極制就是“網(wǎng)絡暴民”形式的出現(xiàn)。他們是一種無組織的組織,正義者的聯(lián)盟。如同薩特所談的相對“誓愿集團”的“融合集團”,類似攻陷巴士底的狂歡,推倒一個權利體系不是為建立另外一個權利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的行動目標是個人意愿的實現(xiàn)和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是一種自由權利的突然恢復。巴黎市民認為巴士底是封建權利的象征,巴士底被攻占,市民就一哄而散,解散回家了。他們可以自由的融合成集團,也可以隨時退出。在薩特眼中,人在社會歷史中的存在,對于人來說只是一種異化,是人必須接受的本質,卻是人的自由的障礙。抵制資本、權利和制度的異化在網(wǎng)絡中得以實現(xiàn),我認為網(wǎng)絡批評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是否最終指向是非和具有價值判斷的結論,而是一種“人”的充分的自覺。"
何桂彥:微博、網(wǎng)絡上的批評仍然是一種文本,它們便于傳播,而且十分快捷。當然,它們也具有一定的批評性,真知灼見的也不少。但是,我認為,片段化的批評話語仍然無法代替嚴肅的批評,尤其是那些具有藝術語境與上下文的批評。因此,我不看好這種方式。
盧迎華:如果批評的態(tài)度和方法論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的話,什么樣的方式都沒用。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