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昨晨報道稱,法國最大拍賣行艾德拍賣行于當?shù)貢r間17日拍賣了一枚清朝乾隆年間玉璽,以112萬歐元(約合921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xié)會此前一天敦促拍賣行取消拍賣,并表示這枚玉璽是在英法聯(lián)軍洗劫圓明園時被盜,拍賣行如果堅持拍賣,將以盜竊等罪名對其發(fā)起訴訟。
中國國家文物局新聞官員就拍賣清乾隆和田玉御璽一事表示,中國一貫反對并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對于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保留追索權利。
但對于這件玉璽是否來自圓明園,各方說法不一。有專家表示,不排除此事是“有人借機炒作”。
乾隆玉璽拍出921萬元
艾德拍賣行此前于12月10日發(fā)表一項公報稱,玉璽并非圓明園流出文物。公報表示:“有關這批拍賣品,中方?jīng)]有與我們有過任何聯(lián)系?!彼€在一封致法新社的信中指出:“艾德是法國第一大拍賣行,嚴格遵守現(xiàn)行法律?!?br/>
拍賣行手冊上說,這枚玉璽高2厘米,長4.5厘米,玉璽整體呈深綠色,上刻有“御書房鑒藏寶”六個字。
17日,艾德拍賣行以112萬歐元的價格(含傭金)拍出這枚長4.45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橢圓形和田玉御璽。這是清高宗乾隆帝、仁宗嘉慶帝使用的“御書房鑒藏寶”玉璽,采用回首母子螭龍扣設計,璽上螭龍接近螭虎形,為秦始皇刻傳國璽以來中國帝王寶璽常見鈕式;璽文曰:“御書房鑒藏寶”。中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帝后璽印譜》對這枚玉璽有記載。
國際組織:這是盜竊行為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xié)會在16日的一份公告中指出,北京皇城藝術館前館長、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顧問袁山開已確認,該玉璽就是從圓明園流失的文物。這個消息此前也被多家中國媒體報道。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國寶工程公益基金(原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對此表示,反對拍賣流失文物,希望撤拍。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xié)會主席高美斯也與艾德拍賣行接洽商談撤拍事宜,但沒有成功。艾德拍賣行媒體部門負責人貝拉爾17日上午在拍賣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不撤拍。
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xié)會認為,如果艾德拍賣行出于對中國人民的感情和尊重撤拍的話,中國人民會感謝他們。但相反,如果艾德公司堅持拍賣這件文物的話,他們將委任律師、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該協(xié)會的律師表示,將以盜竊和隱瞞盜竊罪名進行起訴。
玉璽是否“出身”圓明園?
對這枚拍賣玉璽的出處,各方說法不一。有從事海外文物研究的人士認為,該璽是清朝皇帝專用的印章,并且只能存放在紫禁城(皇宮)或圓明園等皇帝行宮里。
法國艾德拍賣行則聲稱,此拍品來自一個法國家族。他們自19世紀末起一直收藏這枚玉璽,并非圓明園流出文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圓明園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種玉璽沒有傳承,“根本不是圓明園的,圓明園玉璽只認殿宇名。”而且“皇帝御書房有很多,這種印章是隨身攜帶的,不屬于固定的哪個園子”。
他同時認為,這次事件之所以成為熱點報道,“純屬國人瞎炒作”,和拍賣行無關。
另據(jù)著名拍賣師、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季濤介紹,拍賣行對拍品的來歷一般不會做徹底的深刻調查,也沒有必要。只有在需要鑒定真?zhèn)蔚臅r候,拍賣行才會通過第三方了解相關的證據(jù)。
玉璽來源不明成“污點”或將流拍?
對于此次拍賣,有一種說法認為,收藏者顯然沒有合法文件可用于證明玉璽的來歷。而且該玉璽被私人收藏后,從未公開展出過。來源和傳承不清,成為這件拍品的最大“污點”。這可以成為法律訴訟的依據(jù),即對其合法來源申請調查和投訴。因此,該玉璽極有可能在付款環(huán)節(jié)出問題,而形成事實上的流拍。
文物局:譴責并保留追索權利
中國國家文物局新聞官員就法國艾德拍賣行17日拍賣清乾隆和田玉御璽一事表示,中國一貫反對并譴責拍賣非法流失文物的行為,對于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保留追索權利,希望外國有關機構認真遵守相關國際公約。這名官員是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作上述表示的。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