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博物館的“親”與“熱”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5-21]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很多城市的博物館迎來了公眾的“特別關注”——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這一天,“免費”成了眾多博物館“領銜主演”的招牌。究竟有多少公眾成為這個節(jié)日的“經濟受益者”,我們或許很難精準地統(tǒng)計,但是,作為一個文化節(jié)日,我更關心的是有多少博物館拿出了務實的措施,為公眾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和更大的價值,然后讓公眾與之更加親熱。
我們生長的國度,地大物博,這是從小學到大學課本上經常出現的字句。如果說“物博”重在說明現狀,那么“博物”就更著眼于歷史和未來。博物館就正是在這歷史與未來之間搭建的文化橋梁。
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記憶+創(chuàng)造力=社會變革”——我們的記憶,正是對歷史的記錄、學習與總結,而變革則是社會發(fā)展的結果,那么,博物館及博物館業(yè)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提供者——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huán)境見證物當做基本職責的博物館,為人們提供了開闊、開放的教育與學習平臺,提供了激發(fā)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與方式。而在這公眾不斷參與、社會不斷變革的過程中,我們積淀了文明與文化,積攢了前行的力量。文化受益需要熱度,廣泛參與創(chuàng)造熱度。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博物館一直作為皇室貴族和少數富人觀賞奇珍異寶的展覽室。18世紀末,西歐一些國家的博物館相繼對公眾開放,博物館的文化功能才得到了新的發(fā)展。上世紀70年代,世界各國共同關注博物館的文化承載與教育功能、并大力研究其與人類未來發(fā)展關系的同時,確定了“世界博物館日”。在中國,越來越多主題博物館的出現,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文化需求。
但是,如何讓人們對博物館更親熱,卻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親熱親熱,只有“親”才能“熱”??捎袝r候博物館卻讓人“親”不起來。三十年前,我還在讀小學,去故宮博物院可以待上一整天,除了安靜地參觀、記筆記,還可以出神思考;三十年后,當我?guī)е⒆尤ス蕦m,看到的是擁擠的人潮、喧囂的環(huán)境、雜亂的秩序,拿孩子的話說“帶滿腔希望而去,載滿腹受罪而歸,再也不想去了”。三十年間,我們的技術發(fā)展了、認識提高了,但是我們的服務和環(huán)境,是不是給人們的文化受益帶來更親切的氛圍?去年,在西部某省會博物館參觀民族特色主題展覽,非常震撼,環(huán)境幽雅,濃郁的文化氣息讓人受益頗深,且免費。然而講解員慨嘆:一周也就能講上一兩回,來的人太少了!“親”有了,怎樣才能讓好東西“熱”起來,這同樣考驗著博物館業(yè)內的管理智慧。沒有熱度的文化必不長久,更談不上良好的發(fā)展,博物館也是如此。
一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館日之后,希望我們不是去淺薄地“喜看游覽人數增長”,而是在認真思考博物館文化教育功效的同時,讓它與公眾的心,近些,再近些。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