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隨著劉益謙的三次公開聲明和上博三位專家報告的出爐,《功甫帖》事件持續(xù)發(fā)酵。從目前來看,市場人士屢屢發(fā)聲,而文博系統(tǒng)除了三位專家的報告,卻鮮有發(fā)聲。對于最終的結果,現(xiàn)在依然沒有定論,但這場文博系統(tǒng)專家和市場專家的論戰(zhàn),從某種程度上也引發(fā)了文博系統(tǒng)的公信危機。中國博物館的研究是否能代表中國最高研究水準?其學術研究能力是否在削弱?為什么會導致目前的爭論局面?博物館該如何重構學術話語權?
“幾十年來,我們把民間的鑒定家視為生意人,把博物館的鑒定家視為文化人,互不往來,互不交流。” 祝君波先生今年9月份的一篇文章寫道。
但《功甫帖》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種狀態(tài)。2013年中秋之夜,收藏家劉益謙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822 .9萬美元(約合5037萬元人民幣)競購得蘇軾的《功甫帖》。隨后計劃于2014年在即將開館的龍美術館(西岸館)中展出。但2013年12月21日,《功甫帖》被上海博物館三位研究員公開質疑為偽本,引發(fā)圈內的強烈震動。
劉益謙三度發(fā)表公開聲明,上博三位專家發(fā)布研究報告,但這并沒有讓爭論聲消失,反而有更多的業(yè)內人士卷入討論,“也許最終各自之間還會有分歧,而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從來就沒有100%的事情,但通過這樣全面的會診式鑒定和爭論,可以向國人、向全世界普及一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藝術鑒賞知識,則大有裨益,其所得可能會遠遠超過辨明這幅作品真?zhèn)螁栴}的本身!”季濤在《蘇東坡的《功甫帖》真?zhèn)沃疇帉⑷绾瘟私Y?》一文中寫道。
“關于《功甫帖》的爭論,其實最終的結果可以爭論,但它改變了人們對博物館專家一貫權威的認知,以前質疑更多的是私底下,這次事件應該是一個里程碑,博物館專家也開始走下神壇?!遍L期關注博物館發(fā)展的李祥說。
從目前的社會聲音來看,博物館確實失去了藝術市場開始之初的學術話語權。而在藝術品拍賣行業(yè)建立之初,企業(yè)鑒定的能力還十分弱小,因而許多博物館專家被拍賣企業(yè)聘為顧問,有鑒定專家為拍賣企業(yè)首場拍賣會開槌,有專家為拍賣企業(yè)能否上拍對拍品進行關鍵性的“掌眼”,也有專家?guī)椭馁u企業(yè)去推介拍品。
“長期在文物經營界工作,與博物館專家和收藏經營界專家兩道均有接觸。環(huán)顧眼下的書畫鑒定界,喜憂參半,深感人才缺失。于博物館而論,如今,隨著這些一言九鼎的宗師先后謝世,許多博物館面對征集書畫的挑戰(zhàn),已無權威敢拍板。究其原因,是我們建立的博物館制度,鑒定人才由院校畢業(yè),入館培養(yǎng),但很少放飛野外,往往紙上談兵,研究來研究去,就是遠離真?zhèn)味?,也難得做真刀真槍的決定。又逢1949年以后形勢大好,一有老先生扛著,二有藏家捐獻,三是“文革”送貨來。所以藏品不愁?!?祝君波曾在文章中寫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