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達達:國內收藏的國際化趨勢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8-05]
孔達達 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
曾經聽到過資深藏家的收藏經:收藏就是要購買最有名的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因為富人只會對最高端的那一類東西有興趣。對于資深的藝術投資者們來說,在何時以怎樣的價位買入什么樣的作品,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沒有人會有意識地去做一個注定會賠本的買賣。
從各種跡象上看,中國人開始購買西方藝術品,似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參與到這個收藏梯隊的藏家既有已擁有豐富的中國書畫收藏的萬達集團,也有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年輕藏家。對于以往熱衷于傳統(tǒng)書畫的藏家而言,中國拍賣市場似乎已經很難找到性價比好的藝術品。而另一些缺乏中國傳統(tǒng)書畫修養(yǎng)的藏家,西方經典現(xiàn)當代藝術作品也許更容易得到他們的青睞,更何況很多中國當代藝術都可以溯源至西方的現(xiàn)當代大家。比起追求視覺沖擊力的油畫作品,傳統(tǒng)書畫的筆墨韻味似乎更難被現(xiàn)代人所理解。
值得關注的是頻頻傳來的拍賣佳訊大多在紐約以美元成交,中國人在進軍美國地產業(yè)的同時,似乎也正在以同樣的熱情涉足當?shù)厮囆g品市場。正如上世紀80-90年代的日本人一樣,中國人開始購買世界資產。國人熱衷于海外投資的原因無外乎國內資產貶值,投資渠道狹窄,產業(yè)風險增加,而通過購買海外資產的方式,富豪正在向海外輸出財富。
比起房產高額的稅費和管理費,藝術品似乎是更加便捷的資產持有方式,維護費用相對低廉,且攜帶方便,所屬的納稅國也有可能會有針對藝術品的減稅或鼓勵政策。知名藝術家的精品,往往并不缺乏買家,因此在未來變現(xiàn)時難度不高,西方名家作品無疑已經成為市場流通的硬通貨。
時常會聽到一些被媒體曝光的高價成交拍品的買家強調,收藏的初衷完全是出于喜愛,并沒有把升值或貶值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這種為了愛而藏的言論的背后,潛臺詞便是如此規(guī)模的資金對自己來說并不在話下。誠然富人購買藝術品大多并非出于投機的考慮,但是卻沒有人會忽略它的保值功能,以及收藏所帶來的社會地位和社交層面的轉變和提升。
西方藝術品商人無疑期待中國成為日本之后新一代藝術品市場行情的主要推動力,無論從拍賣還是經銷商層面,爭先恐后地加入進軍中國市場的隊伍中。蘇富比和佳士得在中國舉辦的幾場西方藝術品的拍賣和私洽活動,對培養(yǎng)和教育市場顯然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在本土市場中西方藝術品遠未成為主流,尚缺乏足夠的市場熱度。高額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的征收可能是制約國內西方藝術品交易的一個主要原因,上海自貿區(qū)和北京自由港的推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局面。另一方面藏家更加青睞在國際市場購買西方藝術品的原因也與上拍作品的質量和受關注程度有關??梢灶A見的是,收藏的國際化以及當代藝術的國際化將是未來藝術品市場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