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華早報》的一篇關于畢加索藝術在中國的報道,引起了外媒的注意。
1996年以前,畢加索并沒有真正進入中國市場,但隨著當時的開放政策逐步實施起來,兩位德國藏家、藝術贊助人彼得-路德維希(Peter Ludwig)及其夫人Irene向中國國家美術館捐贈了總價高達2700萬美元的89件藏品。在這批重要捐贈中,包含了畢加索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4幅晚期畫作。
2003年,在一系列的藝術外交活動中,時任法國總統(tǒng)的雅克·希拉克攜25幅畢加索的畫作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大型展覽,此后,大量畢加索作品展在中國舉辦,其中就包括2011年在上海世博園中國館舉辦的為其三個月的畢加索作品大展,當時共有48件作品展出,其中包括油畫、版畫、雕塑等,均來自巴黎的畢加索博物館。
過去一年,畢加索的藝術作品在中國各地頻繁亮相:上世紀30年代開端的Vollard Suite收藏展;山東淄博舉辦的畢加索瓷器展;南京和武漢舉辦的畢加索繪畫作品展。即使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一幅畢加索作于1963年的版畫也于2014年5月出現(xiàn)在了淘寶上。幾乎沒有哪位西方藝術家能夠在中國有如此密集的曝光率。
然而,外媒Art Market Monitor對這篇報道并不十分認同——這篇文章將畢加索晚期作品的價格攀升與它們在中國買家中的受歡迎程度等同是不合適的,早在中國買家開始集中購藏之前的幾年,畢加索的晚期作品價格就已經(jīng)在大幅增長,事實上,中國買家的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購買力,但還稱不上是畢加索晚期作品的推動者。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