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頂尖藝博會上擁有最多畫廊的是哪個國家?哪場藝博會最受訪客歡迎?又有哪場藝博會最受畫廊歡迎?在《藝術新聞/中文版》6月新刊的《年度全球藝博會 報告》中,我們選取了全球40場頂級藝術博覽會進行統(tǒng)計,呈上這份2011年-2015年全球藝博會的演化報告。
從這份報道中,《藝術新聞》選取了全球40場頂級藝術博覽會,對其進行統(tǒng)計。這些博覽會遍布于17個國家的22座城市,共有來自96個國家、507個城市 的4269家畫廊參與本次調研?!端囆g新聞》收集分析了2011至2015年的數(shù)據(jù),并加以互相參照,最終得出一些結論——一些結果是意料之中,有些卻非 常驚人。
藝博會上的參展大國
在40場頂級博覽會中,美國、法國、英國擁有最多畫廊展出,美國的參展畫廊數(shù)量超越第二名法國近乎兩倍。緊接幾名為德國(246家)、意大利(231家)和比利時(113家)。
6個在世界頂級博覽會中擁有最多畫廊展出的國家均為歐洲國家,這一發(fā)現(xiàn)也正好符合40場頂級博覽會參與畫廊的大洲分布規(guī)律——顯然,當今全球40場頂級博覽會,仍由歐洲和北美洲的畫廊主導。
過去幾年,有言論認為歐美的傳統(tǒng)藝術中心受到包括“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以及墨西哥、新加坡和日本等這些新崛起的藝術中心的強勁挑 戰(zhàn)。這番言論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前失色。在2011年和2015年間,盡管歐洲、北美洲之外的其他區(qū)域的參展畫廊經歷了最大的百分比增長——非洲增長243%,亞 洲與大洋洲增長60%——但比起兩個主宰的大洲,這些數(shù)據(jù)仍然微不足道。
從參展畫廊的地理位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領先于其他所有國家,雖然歐洲作為整體擁有更多畫廊,但都被平均分布于法國、英國、德國和意大利,而比利時較小的 國土也呈現(xiàn)了較為龐大的數(shù)據(jù)量。從城市來看,盡管從2011年以來參展畫廊的數(shù)量只經歷了8%的溫和增長,但紐約確實是藝術世界的商業(yè)中心。
在城市層面上另一個令人驚訝的發(fā)現(xiàn)是:巴黎比倫敦的參展畫廊更多,這可能要歸功于2012年和2014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其68%的畫廊都來自巴黎(2012年和2014年加起來共122家)。紐約、巴黎和倫敦可謂參展藝博會的“三大巨頭”——這 三座城市的畫廊不僅是最多的,也是最活躍的。洛杉磯證明自己是最激動人心的藝術都市之一,因為參加這40場頂級博覽會的洛杉磯畫廊名額在5年里激增了 29%。盡管如今它離“三大巨頭”還有一段距離,但增長數(shù)據(jù)證實了其藝術中心的地位。
最為活躍的藝術都市
在美國、法國、英國等幾個藝博會參展大國之下,東京、墨西哥城、伊斯坦布爾、首爾、新加坡和上海這6個城市的藝博會展出畫廊數(shù)量呈現(xiàn)最快增長。為何會有如 此增勢?一些藝博會,例如墨西哥當代藝博會(Zona Maco), 伊斯坦布爾當代藝博會(Contemporary Istanbul)以及“藝術登陸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大大增加了參展畫廊數(shù)量。東京、首爾和上海,相較而言這一優(yōu)勢較弱。數(shù)據(jù)顯示,這些城市的畫廊更積極到國外的博覽會尋求新的藏家。
東京在參展畫廊方面擁有最大的增長:從2011年的26家上升至2015年的49家。許多討論都提及日本當代藝術市場的海島性。日本的經濟蕭條使得問題變 得復雜化,這可能成為當?shù)禺嬂缺仨殧U大活動范圍的原因。在百分比變化上,上海成為了領頭羊,畫廊數(shù)量上升了 186%,盡管實際上只是從7家畫廊上升到20家而已。雖然這座城市和中國的前途都充滿希望,但我們不得不注意到,最有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實際上更愿意和 歐洲與北美的大牌畫廊簽訂合同。
最受訪客歡迎的藝博會
在40場頂級藝博會中,訪客最多的博覽會是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ARCOmadrid)——過去5年每年平均訪客達到 12.1萬人次,雖然2011年以后這一數(shù)字回落了三分之一,從15萬下降到10萬。更成熟的大型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Art Basel in Miami Beach),在訪客數(shù)量上最為成功,因此也可以說是最受訪客歡迎的藝博會。
巴塞爾藝術展從6.5萬人次躍升到9.8萬人次,而邁阿密海灘展會則從5萬人次升至7.7萬人次。伊斯坦布爾當代藝術博覽會也非常受歡迎,從6.2萬人次 上升到8.6萬人次,這無疑得益于這座城市的其它藝術活動的名聲,包括越來越受歡迎的伊斯坦布爾雙年展(Istanbul Biennale)。
一些的小型博覽會的訪客量增長也值得期待。倫敦的1:54當代非洲藝術博覽會(1:54 Contemporary African Art Fair)人次增長了150%,2013年開幕時還只有6000人,去年就達到了1.5萬人。與此同時,2014年重新開放的Cosmoscow藝博會的 參觀人次從7000到14000,數(shù)量翻了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一度主要面向交易的藝術博覽會現(xiàn)今也吸引數(shù)以萬計的非藝術圈訪客。盡管收藏家與藝術交易仍是如今博覽會的脈動之源,參觀人數(shù)還是非常關鍵 ——它決定了一場博覽會能否成功。在過去5年內,我們在列表中的博覽會里共記錄了約800萬次參觀,參展人數(shù)從2011年的128.2萬人次增長到 2015年的175.7萬人次。
最受畫廊歡迎的藝博會
在40場頂級藝博會中,哪些藝博會最能迎來畫廊每年的回歸?我們做了一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歐洲藝術博覽會、巴黎素描展和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成為三場最受畫廊青睞的藝博會。
然而,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和巴黎素描展(Salon du Dessin)的高畫廊維持率未必能算作是自然維持。歐洲藝術博覽會的“會員制”政策使新畫廊極難被接納,相應地已參加的畫廊也很難離開。巴黎素描展的高 頻出席率可能是因為紙上作品市場的特殊性。巴塞爾藝術展與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的畫廊名單非常穩(wěn)定,法國國際當代藝博會(Fiac)也是一樣。
倫敦弗瑞茲藝博會(Frieze London)、弗瑞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和紐約弗瑞茲藝博會(Frieze New York)平均每年的畫廊回歸率是77%、70%和77%。然而每年畫廊不回歸展會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位于底部的6個博覽會,對于畫廊來說,也不是完全沒 有盈利價值。有一些博覽會可能還不夠成熟,所以只可能吸引零散的項目,而其它博覽會可能也在試圖擴大活動范圍,向新的國家和城市拓展。
然而,即便每個畫廊都想攜畫作加入頂尖藝博會,參展成本的上升使畫廊對于藝博會不得不謹慎選擇。我們做了一個從2011年到2015年參展商展位費的變化圖。
有些博覽會會將如電費、無線網絡費用等的其他費用打包一起賣給畫廊。而其它博覽會,譬如歐洲藝術博覽會,也會要求繳納首次參展的加盟費。這些因素使得對展 位費的分析相當困難。但多數(shù)情況下,展位費都對成熟畫廊和新興畫廊進行分層級征收。針對有許多新興畫廊的博覽會,我們計算平均值。總體平均費用呈現(xiàn)上升的 趨勢,但漲價主要發(fā)生在昂貴的博覽會上。中端市場畫廊在過去5年經歷的漲價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指出市場泡沫主要集中在高端部分。
信息渠道與免責聲明
信息直接從藝術博覽會主辦方獲取,由畫廊提供信息支持。
所有關于展位費用數(shù)據(jù)的單位都轉化為1歐元/平方米,使用年均貨幣匯率。
下列博覽會在某些年份缺少信息,或在2011年后才創(chuàng)設,或因為本身是雙年展:1:54當代非洲藝術博覽會(1:54 Contemporary African ArtFair ,創(chuàng)設于2013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 Basel in Hong Kong,創(chuàng)設于2013年),Cosmoscow藝博會(2014年重開),芝加哥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EXPO Chicago,創(chuàng)設于2012年),弗瑞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創(chuàng)設于2012年),紐約弗瑞茲藝博會(Frieze New York,創(chuàng)設于2012年),紐約NADA藝博會(Nada New York,創(chuàng)設于2012年),巴黎古董雙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2012與2014年進行的雙年展)。
藝術商業(yè)企業(yè)(金融服務提供商、倉儲公司、修復與保護公司),出版商與其他奢侈品企業(yè)(如汽車、手表、珠寶)不算做參展商。
一些情況下,長期畫廊合作伙伴算做獨立的參展商。例如,L&M Arts畫廊由多米尼克·列維(Dominique Lévy)與羅伯特·穆欽(Robert Mnuchin)運營,但這里分列于多米尼克·列維畫廊(Dominique Lévy gallery),以及二者分裂后于2012年開放的穆欽畫廊(Mnuchin Gallery)。然而在一次性的合作當中,例如科隆國際藝術展的合作部,我們將兩方算作獨立的參展商。
每個畫廊都列出了發(fā)源城市。大多情況下,是其當今狀況下第一家畫廊開放的所在地。
如果博覽會沒有具體的新興部分與相關的地塊費用,就使用常規(guī)的地塊費用。
缺失信息:
下列博覽會不愿透露其展位費用信息:馬德里當代藝術博覽會(ARCOmadrid,2011至2015年)、洛杉磯當代藝術博覽會(Art Los Angeles Contemporary,2011至2015年)、巴黎素描展(Salon du Dessin,2012和2014年)、墨西哥當代藝術博覽會(Zona Maco,2011至2015年)、迪拜藝術博覽會(Art Dubai,2011至2015年)、軍械博覽會(The Armory Show,2011至2013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