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制”款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碗 香港蘇富比2018春 HK0797
“它”,是香港蘇富比(微博)今年春拍推出的“康熙御制”款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碗,與臺北故宮相關藏品外觀類似。細看臺北故宮藏品,其花瓣上的釉彩較為濃厚沉著,畫工用筆也顯得更為古拙,碗身上的莨苕紋,也透露了和西方元素的直接關聯。相比之下,蘇富比拍品則隱退了明顯的西方元素,花卉上的粉紅彩發(fā)色明艷通透,暈染細致有層次感,這些特征在雍正朝琺瑯彩瓷上十分常見。。。
2018年春拍,最讓人期待的瓷器,恐怕非香港蘇富比“康熙御制”款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碗莫屬了。該拍品與臺北故宮藏“清康熙瓷胎畫琺瑯粉紅地花卉紋碗”相比,在器型、彩料、紋飾和落款上都有頗多類似之處。器壁梅花形開光內外,施大塊粉紅色和松石綠的康熙朝琺瑯彩瓷碗,在全世界博物館藏品中,也僅臺北故宮這一件。
粉紅色琺瑯彩瓷的成功燒制,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這是香港蘇富比今春康熙款粉紅地琺瑯彩碗,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加之它可能是目前唯一流通于市的、臺北故宮藏品的同類器。媒體均在熱議:其成交價有望突破去年拍賣的曹興誠舊藏北宋汝窯天青釉圓形筆洗,創(chuàng)作中國瓷器世界交易的新紀錄。
然而除了“世界紀錄”,小藝君在此更想和大家一起,借臺北故宮“瓷胎畫琺瑯粉紅地花卉紋碗”,回顧中國彩瓷史在康熙朝發(fā)生的重大變革。并在比對臺北故宮藏品和蘇富比拍品細節(jié)表現的基礎上,就二者成做時間的先后,提出一些新看法。
今天我們生活中的器用,往往是絢麗繽紛,瓷器上能燒造多彩的人和物,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然而在四百年前的明代,瓷器表面能像繪畫那樣“以彩寫心”,是全無可能的事。首先,請大家隨小藝君來看看,在琺瑯彩瓷出現之前,明代彩瓷的樣貌吧。它們使用“冷調生料”繪制,例如嘉靖魚藻紋罐和成化雞缸杯,雖然都是獨具藝術魅力的陶瓷名品,然而色彩卻只有寥寥幾種,真可謂是“五彩”。
北京故宮藏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紋杯,延續(xù)了明代以來傳統彩瓷工藝,它以青花繪洞石,以礬紅繪花朵,整體風格雅致秀潤,但色彩表現仍不甚豐富。
然而與此同時,歐洲卻率先發(fā)展出琺瑯彩瓷的制作工藝。當傳教士將歐洲琺瑯彩瓷帶到宮廷之時,它的華麗悅目,亦另康熙大帝感到震驚。
從臺北故宮藏歐洲瓷胎畫琺瑯盒看,琺瑯彩料繪制出的圖像,更能形象傳神的表現人與物。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十八世紀的清代宮廷,還是在江戶時代的日本,藉由西方傳教士、東印度公司等媒介傳入東方的彩瓷、油畫等視覺新材料,以及顯微鏡、望遠鏡等觀看工具,都深遠地影響著當時人的觀看需求和喜好,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不少東方人,比以往更為渴望看到形象逼真而色彩鮮艷的圖像。
康熙晚期,內務府造辦處成立了玻璃廠,以便為琺瑯作提供制器彩料。元、明以來,宮廷本就有著燒造銅胎掐絲琺瑯的技術基礎,因此銅胎畫琺瑯是清宮試燒畫琺瑯系列工藝的開始。在色彩方面,銅胎畫琺瑯延續(xù)著銅胎掐絲琺瑯的基因,“松石綠色地”是最鮮明的特點,臺北故宮康熙“瓷胎畫琺瑯粉紅地花卉紋碗”的開光內部用色,即體現了來自銅胎掐絲琺瑯的傳統。粉紅色是它的另一大特征,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出自康雍兩朝造辦處的琺瑯彩,使用的是“金紅”彩料——它誕生于17世紀的歐洲,以黃金為呈色劑。松石綠和粉紅色的組合,可以說代表了明代以來的銅胎掐絲琺瑯,與西方畫琺瑯技術的新碰撞。
在紋飾方面,臺北故宮藏品也記錄著中西文化在康熙朝的交流。開光內繪制中國風格的花卉,開光間隔處則搭配以西方“莨苕紋”——如此明顯的西方紋飾,很可能體現著清宮畫琺瑯在創(chuàng)燒時期,傳教士在紋飾設計方面具有的更多主動性,然而這樣少加改化的西方趣味,在雍正和乾隆朝的畫琺瑯器物上,是十分少見的。
● 回顧了臺北故宮藏品,請大家隨小藝君再來觀賞蘇富比“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碗”的細部特征。該器底落四字雙框“康熙御製”紅料款,同樣在碗壁四側開光,開光內外分施松石綠地和粉紅色地。不過與臺北藏品不同,蘇富比拍品用纏枝小雛菊、皮球花和蕉葉,代替了西方莨苕紋。
小藝君雖然沒有上手這件作品,但值得一提的是,從圖片看,該碗底足和紅料款的局部發(fā)色情況,具備清宮配方金紅彩料的常見特征——與歐洲金紅彩料不同,清宮金紅在燒制后,常常析出直徑較大的黃金顆粒,有些時候甚至用肉眼都能觀察到金顆粒聚集導致的釉色變化。下圖標注處,粉紅色蘊含著黃金光澤,這樣饒有趣味的發(fā)色特征,大家一定期待親眼細觀吧。
接下來再結合臺北故宮藏品,說說蘇富比拍品的畫工特點。
小藝君認為臺北故宮藏品的畫工總體觀感較為古拙,例如開光中牡丹花的花瓣單向疊壓,紅彩色濃而重,無明顯的層次感。相比之下,蘇富比拍品的牡丹,則花型更具立體感;花瓣翻轉頗具柔媚姿態(tài),以黑彩勾勒出勁道的輪廓線,粉紅色不僅發(fā)色明艷嬌嫩,也暈染出細致的層次感,還以較深的粉紅描繪花瓣的絲絲脈絡;花莖和葉片則綠彩青翠,葉子的齒狀輪廓也刻畫的十分具體。二者同視,蘇富比拍品上描繪的花卉,在彩料和線條方面更具細致感。這也透露出,它比臺北故宮藏品在琺瑯彩料的運用和燒造上,都應運用了更成熟的技術。
用琺瑯彩料燒造出極為成熟細膩的繪畫效果,是雍正朝“內廷恭造式”琺瑯彩瓷的一大特征。將蘇富比拍品和北京故宮琺瑯彩碗比較,會發(fā)現二者在花型塑造、線條力度和彩料暈染等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小藝君認為,在燒造時間上,蘇富比拍品的相對年代,很可能比臺北故宮清康熙瓷胎畫琺瑯粉紅地花卉紋碗要晚一些。
蘇富比的這件“康熙御制”款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碗,無疑在藝術成就上是一件極為精美的作品。大家也對它抱以厚望,期待它可以藉由在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稀有度,超越去年秋拍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創(chuàng)造中國陶瓷拍賣的世界新記錄。然而就圖片來看,蘇富比拍品的底足有小窯封,其燒造年代比臺北故宮同類藏品也很可能略晚。
小藝君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在關注“天價”之外,能有更多古瓷同好來加入對香港蘇富比這件琺瑯彩瓷的討論,當然也期待它在市場上的最終表現。
拍賣信息
嫣緋金煉——奈特典藏琺瑯彩碗
拍品總數:1件
拍賣時間:2018年04月03日上午10:30
拍賣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新翼展覽廳5
文、資料整理/《藝術商業(yè)》孫璐
圖片來源/ 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蘇富比
臺北故宮博物院、日本福岡美術館
參閱/施靜菲,《日月光華:清宮畫琺瑯》,臺北故宮博物院
余佩瑾主編,《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臺北故宮博物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