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皖方言探討合肥開講 皖語言資源集將出版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8-07-01]
合肥7月1日電 (趙強 朱海峰)“平上去入—湘鄂贛皖四省方言探討”巡回講座7月1日在安徽省圖書館開講。
記者從講座上了解到,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中華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全世界有7000余種語言,而每隔半個月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湖南工業(yè)大學教授陳山青介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妻子”這一個詞語,在中國就有100余種表達方式。如今許多青少年只會說“塑普”,即為夾雜方言的普通話。目前,陳山青正主持著由湖南主持人汪涵發(fā)動的“響應計劃”,在湖南的鄉(xiāng)間田野調查建立方言數據庫,保護和傳承方言。
而安徽方言,并非指單一系統(tǒng)的方言,而是由各種不同的方言組成。據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安徽省項目專家徐建介紹,目前安徽方言主要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贛語、吳語和徽語五種語言組成,分別以“兩水三山”(淮河、長江、大別山、九華山、黃山)為界,呈現出過渡性與混合性的特點。
“宣州吳語是安徽地區(qū)比較有意思的皖南土著方言,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九華山脈以北,秋浦河、青弋江沿線村落。疊音詞豐富是它的一大特點?!毙旖ㄅe例說,在當地,“臭蟲”被稱為“香香蟲”,“蝴蝶”則被稱為“蝶蝶得”。
據了解,百余年來,安徽省南部有大批遷徙定居的客籍人,長年累月,他們所說的溫州話、西南官話、湘語、畬話等也成為安徽方言中的客籍話。然而,徐建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前往安徽蕪湖縣調研,發(fā)現該縣的“溫州話”已快要失傳。
“我調研的時候,只有幾位六旬老人還能從記憶中搜尋到一些‘溫州話’方言詞匯,連一個長句都無法說出來,這種類似的皖南客籍方言已處于極度瀕危的狀態(tài),如今要想聽地道的方言,都要前往山坳坳里尋找高齡老人,未來這些皖南客籍方言可能就要從方言地圖上抹掉了?!?br/> 近年來,中國越來越重視方言的搶救與保護。2012年教育部啟動“中國方言文化典藏”項目,綜合運用“音像圖文”多媒體手段采集特色語言文化,在安徽也設立“濉溪”“壽縣”“績溪”“屯溪”調查點。2015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前往全國1500余個方言點進行采集記錄。
2016年,“安徽漢語方言調查”項目啟動,45個方言點納入計劃,截至目前已完成25個方言點的采集任務,而此次方言調查的資料,將于2019年籌備編輯、出版安徽省語言資源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