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漢學大會舉行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8-11-04]
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馬海燕)第六屆世界漢學大會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近百名中外學者共聚一堂,圍繞“理解中國:包容的漢學與多元的文明”主題展開對話。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說,世界漢學大會自2007年起,至今已是第六屆。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與改革開放相伴隨的正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理解中國的過程。我們在紀念改革開放的日子里重新梳理漢學的發(fā)展,也期待著發(fā)展中的漢學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并肩同行,使中外互鑒、文明對話的影響力不斷拓展。
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干事馬箭飛表示,在全球化繼續(xù)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各國家各民族各文明之間都更加需要彼此理解、和諧共生。漢學作為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紐帶、促進多元文明互學互鑒的橋梁,面臨著難得的發(fā)展機遇,這也是本屆世界漢學大會選擇“理解中國:包容的漢學與多元的文明”作為主題的重要原因。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柯馬丁展望了“包容性”漢學研究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他表示,受到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啟發(fā),海內外對中國古代研究的興趣正在不斷高漲。
據悉,本屆大會設有“漢學的譯介與對話”“漢學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型”“漢學與跨學科研究”“漢學發(fā)展與人才培養(yǎng)”“海外漢學與本土學術”等五個專題小組。30余位海外學者、40多位參加“孔子新漢學計劃”的海外博士生以及近30位來自中國的學者,圍繞這些議題進行交流。
學者們普遍認為,漢學最突出的特質是跨文化、跨語言與跨學科。漢學不僅是文化對話的天然媒介,同時也啟發(fā)人類對自身發(fā)展的進一步思考,通過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鋒、交融,可以推動人與人的相識、相知、相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