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發(fā)生重大火災事故后,12日,巴西國家博物館首次對媒體開放。
火災五個多月后,當地施工隊對博物館主體三層建筑進行了全面加固,這樣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才得以安全進入到博物館的內部。
央視記者楊探驪:在去年的火災當中,巴西國家博物館的主體建筑除了外墻之外,基本全部被燒毀。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存在著坍塌的風險。所以我們走進博物館之后,可以看到這里滿眼都是用于施工安全的腳手架,而在腳手架之間,我們還發(fā)現了在火災當中幸存下來的在巴西最早發(fā)現的隕石。
據統計,在火災發(fā)生后,巴西國家博物館兩千萬館藏僅存10%。隕石類藏品因材質原因得以保存,還有部分古生物標本存放在鐵柜中也幸免于難。
從事文物搶救、修復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廢墟中搜尋和搶救文物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
巴西國家博物館文物搶救協調員克勞迪亞:經歷大火之后,文物都非常脆弱,一經碰觸就有可能會被損毀,我們一直是顧慮重重,所以這項工作,需要更為有策略地進行。
截至去年12月,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已搶救出1500件物件和文物,這其中包括巴西國博的“鎮(zhèn)館之寶”——美洲地區(qū)迄今發(fā)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盧西亞”,還有距今千萬年的化石以及貝殼等藏品。
央視記者楊探驪:巴西國家博物館不僅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八百多名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基地。在火災發(fā)生后,很多人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斷。我們可以看到此刻有兩位科研工作者正在廢墟當中修復搶救出來的文物。
除文物修復外,巴西國博還面向社會啟動了博物館重建項目招標,預計博物館的重建工程將于近期開始。
巴西國博位于里約熱內盧市,其建筑距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曾是葡萄牙和巴西皇室的居所,后成為巴西歷史最悠久也是最重要的科學研究機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