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外人文孔子學院學術(shù)文化季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22-04-28]
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高凱)由北京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工作辦公室、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海外傳播辦公室共同舉辦的“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論壇暨孔子學院學術(shù)文化季”日前開幕。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埃及開羅大學副校長賈邁勒、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副校長多蘿西·凱利,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副校長馬爾科姆·巴特勒、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副校長蒙娜·庫里·卡斯勃利、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校長渡邊義浩、法國阿爾多瓦大學校長帕斯夸萊·馬默以及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靈山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辭,北京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教授袁明、法國原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察白樂桑發(fā)表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以“人文交流,文明互鑒”為主題,來自北京大學、埃及開羅大學、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及法國阿爾多瓦大學等七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將在為期兩個月的系列論壇中共同探索中外人文交流的新形式、新方法。
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人文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要通過對話與交流達到彼此之間的理解,拓展共同生活的根基,保持文明的旺盛生命活力。大學承擔著為人類儲存記憶、開拓新知的基本職能,更承擔著為文明交流互鑒搭建橋梁、為人類彼此理解消除障礙的重要使命。北京大學自誕生以來,一直秉持著“開放包容、交流互鑒”的精神,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致力于廣泛而深入的國際交流和文明互鑒。通過舉辦倡導文明和諧、共同繁榮的系列論壇,積極推動人文社會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構(gòu)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學術(shù)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埃及開羅大學副校長賈邁勒、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副校長多蘿西·凱利,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副校長馬爾科姆·巴特勒在開幕致辭中回顧了各自高校同中國的合作關(guān)系及孔子學院的建設歷程。他們表示,當今世界面臨著氣候變化等嚴峻的全球性問題,各國理應加強交流、溝通與合作來共同應對這些困難并改善人們的生活。因此,本屆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有利于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實現(xiàn)相互理解與尊重。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副校長蒙娜·庫里·卡斯勃利(Mona Khoury Kassbari)介紹了希伯來大學在人文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以及同北京大學開展的學術(shù)合作。她表示,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都是非常古老的文化,彼此交流、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對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校長渡邊義浩以他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為切入,詳細介紹了近年來早稻田大學在中國古代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同北京大學開展的多樣化的合作項目。他表示,早稻田大學將積極探索新冠疫情影響下學術(shù)交流的新形式,并同北京大學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中日兩國間的人文交流。
法國阿爾多瓦大學校長帕斯夸萊·馬默簡要回顧了中法學術(shù)交流的歷史,并介紹了新世紀以來兩國在科學方面的合作項目。阿爾多瓦大學孔子學院從2008年開始建設,它的使命不局限于學術(shù)交流,更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媒介。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靈山指出,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背景下,中外高等教育機構(gòu)積極開展學術(shù)交流、學者厚積薄發(fā),為人類進步匯集中外智慧,為世界變局提供應變之道是學者的天然使命??鬃訉W院既是中國之窗,更是中外大學合作共建的語言學習、文化交流的課堂,任憑國際局勢如何變化,孔子學院肩負的這一使命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不會改變。
隨后,北京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教授袁明,法國原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察白樂桑先后發(fā)表了主旨演講。袁明教授簡要回顧了燕京學堂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歷程,并憶及她在與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學者的交流中受到的觸動。她表示,不同的文明要在交流中才能凸顯其自身的特點,而文明互鑒可以凝結(jié)人類的智慧,加快人類文明的進步。了解中國需要了解世界,而中國也需要世界的了解。
白樂桑教授簡要回顧了在北大留學的生活,以及回到法國以后從事漢語教育、建立對外漢語教學專業(yè)的歷程,并且指出,在跨文化、跨語言交流中可能會出現(xiàn)誤解,應當客觀辯證地看待中外文化的異同,從中外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中吸取教訓,提高對不同文化的認識。
本屆論壇共有六場分論壇,話題涵蓋歷史、國際教育、跨文化實踐、藝術(shù)交流、近代中國與知名大學等。
論壇的第一場分論壇于同日舉行,主題聚焦“多彩的亞歐古代:亞歐大陸考古的新進展”,由北京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工作辦公室、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孔子學院、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孔子學院聯(lián)合舉辦。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