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沃石窟搬遷留遺憾:神秘感無存 立體構圖遭破壞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2-11-29]
2012年11月7日,在鐵門鎮(zhèn)千唐志齋“北魏石窟”展廳內,我看到石窟頂覆黃綢,上書“佛光普照”,窟前供奉鮮花,擺設香案,不時有零星香客燒香膜拜。
千唐志齋是辛亥革命元老張鈁所建,也是中國唯一的墓志銘博物館,齋中鑲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被史學界稱為“石刻唐書”。西沃石窟從青要山“移駕”到千唐志齋,文物專家稱為“鳳棲梧桐”。
從1995年4月到1998年3月,歷時三年,這座正面寬9.95米、高4.90米、厚2.90米,由2個洞窟、4座佛塔、50個屋形龕、51個塔形龕、278尊大小雕像和一身高1.98米立佛組成的北魏石窟,終于從黃河邊搬家到了千唐志齋。
這次搬遷實施者是個搬遷小組,由河南省古建研究所專家陳進良帶領5位文物工作者組成。
1995年4月初,接到這項任務后,年過半百的陳進良徹夜難眠,他知道石窟整體搬遷保護在國內文物保護史上尚無先例,即使世界范圍內,也僅有埃及建設阿斯旺大水壩時搬遷過尼羅河西岸石壁上兩座神廟。
雖然知道埃及神廟成功搬遷,但陳進良手頭沒有任何資料。搬遷西沃石窟,他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一切都得從零做起。
要搬遷石窟,首先要能接近它。
現(xiàn)場勘察后,專家們發(fā)現(xiàn),西沃石窟海拔標高165米,下距黃河水面10米,河水湍急,但石窟所在崖壁不是90度陡直或向外懸空,有75度到85度的坡度,為搭建施工架提供了必要的柱基。
石窟上方是一個45度到60度的斜坡,斜坡由黃土組成,下接崖壁基巖,上有劈山而建的公路。公路寬8米,北沿兒與石窟水平和垂直距離均為8米,這樣,就有了十幾米寬的起吊鑿石工作面。
于是,一座高9米的懸空工作架依山崖搭建而成,又從河岸邊公路順山勢修筑斜坡梯道至工作架。
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窟區(qū)巖石主要為厚層、中厚層狀灰?guī)r,文物雕刻區(qū)內巖性均一,為青褐色,堅硬致密,不易風化,易于雕琢。而石窟依附山體雖十分陡峻,但不存在滑坡等地質災害。
搬遷小組請測繪專家對石窟進行近景立體攝影測繪和測量繪圖,又邀請專家對石窟環(huán)境地質條件、地下水及環(huán)境地質病害,進行了系統(tǒng)勘察、測試和分析。
石窟被分割成七塊
經上百次反復模擬,1996年5月初,搬遷小組制訂出了“揭頂分塊”的搬遷實施方案。
所謂“揭頂分塊”,即挖去石窟頂部山塊,把石窟雕刻品分成大小不等的塊后再分割開。1996年11月底,國內文物專家認可了該方案。
搬遷就要開始,陳進良仍覺心里不踏實。石窟地處水流湍急的黃河峭壁,萬一切割、吊運等環(huán)節(jié)有失誤,石窟遭損或部分掉落黃河,該怎么辦?陳進良決定把石窟所有雕刻統(tǒng)統(tǒng)翻模,即便施工中有損壞,也可用翻模復制補救。
陳進良曾告訴媒體:“翻模時心情復雜,我們不希望模具派上用場,但我們還是認真地去做,以防萬一。后來,模具沒用上,這令人欣慰。如果誰想擬建西沃石窟,我們可以依據(jù)這套模具,再復制出一個來?!?br/>
從利于文物保護的原則講,分塊越大越好。從施工安全而言,分塊越小越好。因石窟距離岸邊公路中心距離有12米,大噸位吊機進現(xiàn)場有困難,小噸位吊機力量有限,分割塊體,重量不能過大,并且塊與塊分隔必須是直線,否則無法施工。畫直線還要盡量避免穿過雕刻圖案,還要考慮石窟圖案上的老裂縫,大裂縫依縫切割,小裂縫要分在一塊,這些都需要專家反復考量。
分塊時,最令專家頭疼的是如何劃分一號窟和二號窟,若劃在一起,塊體太重。若從窟壁中間切割,兩窟之間巖石只有15厘米厚,無法施工。
經再三考慮,專家們將二號窟劃為一塊,一號窟及一二號窟巖壁為一塊。
切割工作開始了,雖有不少現(xiàn)代化工具和技術,但在這里沒法用。因為切割要保證雕刻巖體的完整性,尤其表層,不能有絲毫損傷。專家不得不采用原始加機械的劈山法,即在留足雕刻品所依附巖體厚度后,用內燃機鑿巖機、壓縮空氣鑿巖機在母巖上打排孔,然后用人工打鋼釬的方法把巖石劈開。方法雖笨,但能保證雕刻不被損傷。
為實施洞窟和摩崖切割,專家們找遍了采石場,才找到一種可移動的金剛砂大鋸片巖石切割機。它的合金切割片直徑達1米,鋸縫深度可達40厘米,寬度不過0.8厘米。它本來只能上下垂直切割,經專家改進,也可以“躺著”進行水平切割了。
按照從外到內、先分離四周后分離母巖的方法,石窟塊體分離順利切割著。在分割三號塊和二號塊時,工人看到必須把一個小佛像鋸開,死活不干,最后跪下祈禱:“佛爺呀,把你一劈為二不怨我呀,是文物專家們逼我干的,要怪罪就找他們吧。”
此次搬遷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神佛并沒怪罪專家們。經長時間艱巨的工作,七個石窟雕刻終于被全部分開。其中東區(qū)立佛是一塊,西區(qū)被分割成六塊,這六塊中,最小的也有近4噸重,面積最大的塔形浮雕和屋形浮雕區(qū),高190厘米、寬290厘米、厚40厘米,重達6噸。一號石窟實際重量達到17噸。
分離后的雕刻塊體,因存在層面裂隙、卸荷裂隙及方解石脈等嚴重病害,整體凝固性很差,在之后起吊、運輸中都有潛在危險。專家們在每個切塊上打了幾根甚至幾十根鋼筋錨桿,并以高強度樹脂灌漿,對塊體全部進行了補強加固。
仿古殿堂內,石窟原貌重現(xiàn)
接下來是起吊石窟雕刻塊體。起吊時,專家們采用外包橡膠層的鋼纜,注重平穩(wěn),防止震動。運輸采用砂墊砂填的方法,即車底鋪砂,塊體裝車后再用砂填滿空間,安全節(jié)約。
但起吊時又遇到了新麻煩。
麻煩出在1號石窟塊體,它體大而中空,要同時調用兩臺35噸吊機。而起吊時用鋼絲繩直接綁塊體,對窟體壓力將會很大。一旦空腔被壓碎,怎么辦?
專家們決定用12根寬槽鋼,圍著整個塊體現(xiàn)場焊制了鋼籠,避免起吊時對空腔塊產生壓力。
按照施工安排,1997年6月25日是最后起吊的日子。當兩臺35噸吊機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號石窟塊體吊上岸后,現(xiàn)場一片歡呼聲。
意外又出現(xiàn)了。
一群西沃村民擋在運輸車前,要求把西沃石窟留在西沃鄉(xiāng)境內。雙方僵持到深夜,運輸車只好留在了西沃鄉(xiāng)政府。直到7月6日,才被運到千唐志齋。
事實上,自石窟決定搬遷起,就有多地爭奪石窟復原地,呼聲最高的有龍門石窟、西沃鄉(xiāng)和千唐志齋。最終確定為千唐志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同時又節(jié)約經費。
復原工作是一項精細活。確定復原地在千唐志齋時,專家們開始按設計進行基礎處理??紤]石窟原來面臨黃河,在砌筑石窟基臺時,還特制了七根水泥挑梁,營造下有棧道、面對黃河的氣氛。
因千唐志齋向北幾十米即為隴海鐵路,復原石窟的朝向,改成坐北朝南。
把七塊石窟雕刻連在一起后,為消除塊體間切縫痕跡,專家們用環(huán)氧水泥將縫封牢,再一點點把表面鑿平。
石窟正面基本恢復原貌,但背后既不協(xié)調也不穩(wěn)固。專家們就用毛石將背部、頂部和左右兩側包砌成一體,外形成為一個自然小山頭形狀,既穩(wěn)定又加強了藝術效果。
石窟按原貌恢復好后,文物專家開始了最后工序,把石窟雕刻表面的殘留聚乙烯醇和灰塵污物清洗掉,再將新砌的正面做舊,使新老巖石色調協(xié)調。
至此,這座北魏石窟原貌重現(xiàn)。專家們又修建了一座仿古保護殿堂,使得其“石佛寶殿,喬遷新居”。
之后經一年多觀察,復原石窟沒有出現(xiàn)裂痕和沉陷。1999年6月8日,西沃石窟整體搬遷工程,順利通過了國內文物專家驗收并受到了專家好評。
西沃石窟的搬遷,專家們付出艱巨努力,工作也是完美的。
但脫離了原來環(huán)境的西沃石窟,也有一些遺憾。這一點,文物專家們感受更深。
“文物的價值賦存于文物本體和其所依附的環(huán)境,尤其是不可移動文物。它們的遷移,必然造成文物價值的損失。而文物的遷移保護不僅僅是工程問題,更要全面搶救歷史遺跡和信息,并盡可能深入地發(fā)掘研究。”河南省古建所專家李中翔撰文道。
宮大中則告訴記者:“西沃石窟遷址,損失有三點,第一,黃河漕運古渡口、古棧道和測水位功能消失;第二,原址可望而不可即,驚險且神秘。遷址使神秘感化為烏有;第三,遙相呼應的空間感和立體構圖遭到保護性破壞。石窟東西區(qū)原本相距15米,各自就山崖地勢自成獨立文化區(qū)域,東西遙相呼應,疏密相間,立體構圖顯得顧盼生姿。復原后可能是基于集中保護,將東西區(qū)合為一體,失去了原有布局的真實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